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你還是會加10元換大薯!!

近日因為網友jimmyhido上傳《大薯與中薯》影片,實驗結果麥當勞的大薯僅比中薯多了"10根",造成民眾嘩然,之前也有朋友做過這樣的實驗,買了中薯及大薯,倒進袋子後請店員分辨哪個是中薯及大薯,想當然爾,結果可想而知,jimmyhido網友顯然科學一點,進行數據比較並錄影存證,加上網路的力量,希望藉此導正這種商業陋習,不過真正跟我們相關的,並非發現這樣的事實,而是這個事件的結果,消費者無非希望最終可以"大薯變多"或是"中薯降價",不然過了兩天,麥當勞的店員說:「加10元可升級為大薯!」,如果今天沒看報紙、昨天沒看新聞的,還是會乖乖的點頭,因為"10元"+"升級"="聽起來很划算"





食神:
史提芬周:「檯子要多窄有多窄椅子要多擠有多擠不用太舒服讓他們吃完就可以走了吸管要多粗有多粗,冰要多大有多大一杯汽水一下喝完後就會再買第二杯。」

跟麥當勞事件一樣這就是當中的一種商業模式,雖然多數商家仍秉持舒適、顧客至上,可是一旦面臨原物料調漲、獲利衰退時,也不得不做出一些犧牲消費者權益的改變,譬如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公司",如果營收停滯不前,只要售價調漲,自然營收就會增加,如果你是"波克夏"的股東,你會讚嘆巴菲特的睿智,那身為消費者的你呢!

麥當勞這樣的全球企業,大薯跟中薯的包裝大小一定經過討論設計、裡面可以盛裝的數量也會經過驗證,加上國內業者在遭揭露後急於澄清「包裝是全球統一的」下,可見大中薯的些微差距是公司"設計"出來的,沒發現這個事實前,我們只能被動的當凱子,那知道之後呢?

普遍來講,大家都有收入不足、物價高漲的壓力,而飲食支出是必要的開銷,而這個開銷也越容易被人忽視,每天多吃10元,1個月就多300元的支出。消費者總是充滿了健忘及無所謂,認為1、2元,10、20元沒差,可是別忘了"吃的支出"要乘上30。諸如麥當勞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勝枚舉,我想問的是"消費者怎麼了",大家就這樣任人宰割嗎?麥當勞只是個導火線,這是個網路時代,充滿社群力量的時代經濟活動看的就是供需關係,如果發生這樣漠視消費者的事件,消費者不就該團結起來,透過適當的抵制,當業者察覺營收變化時,自然就會開始重視消費者,因為本身就少吃這種"嘩而不實"的食品,所以是否可以爭取到"大薯變多"或是"中薯降價",讓這個事件有價值,就看有在吃得你了。


2 則留言: